旬阳市白柳镇人大代表织密职工子女成长“守护网”

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25-08-19 09:21:17 阅读量:

“小剪刀要沿着线剪,像这样轻轻转动纸张……”初秋午后,旬阳市白柳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爱心托管班里暖意融融。二十余名孩子围坐桌前,在志愿者老师的指导下专注地剪裁着五彩卡纸,稚嫩的笑声与剪刀的“咔嚓”声交织成温馨的乐章。这个充满生机的场景,正是镇人大代表、组织委员李品用心用情打造的“成长乐园”——通过一年时间调研走访、资源链接与全程督建,她带领团队构建起覆盖“阵地建设-课程供给-师资保障”的全链条托管服务体系,为企业职工子女撑起一片成长蓝天。

一、阵地攻坚:从“闲置空间”到“童趣驿站”的蝶变

“托管班的筹建,是多方力量‘拧成一股绳’的结果。”李品回忆道。2024年初,白柳镇在开展助企纾困调研中发现,辖区企业职工普遍面临“上班没时间带娃、下班辅导精力不足”的困境。为此,镇党委政府以深化“三个年”活动为契机,通过“政府投一点、企业捐一点、社会筹一点”的方式,累计争取资金10余万元,将原镇文化站闲置场地改造为占地200余平方米的标准化托管驿站。

走进驿站,宽敞明亮的活动室、藏书千余册的阅览室、能容纳50余人的观影区一应俱全。“我们严格按照‘安全第一、功能齐全、童趣盎然’的标准设计,所有设施均通过环保和安全检测,还安装了24小时监控系统。”李品介绍道。

二、课程破局:从“单向看管”到“多元共育”的升级

“托管班不只是‘看孩子’,更要‘育新人’。”这是镇人大代表李品常挂在嘴边的话。驿站结合未成年人成长需求,精心设计“1+N”活动体系:“1”即以作业辅导为基础,组织大学生志愿者提供全科课业答疑;“N”则涵盖手工、绘画、科普、安全教育、红色教育等多样化课程。

“创意手工小课堂”上,孩子们跟着老师学剪纸、捏小动物;“安全教育课堂”上,邀请消防员、交警轮流授课,通过情景模拟教孩子防火、防溺水、防拐骗等技能;暑期开展的“红色故事我来讲”活动,让孩子们在舞台剧《王二小的故事》角色扮演中感悟革命精神……“孩子以前放学就看电视,现在回家总说‘今天学了剪纸’‘明天要去参观消防车’,整个人都开朗了!”在附近企业上班的家长王女士的感慨道出了多少人的心声。

三、师资赋能:从“兼职拼凑”到“专业梯队”的跨越

“师资是托管班的生命线。”这是人大代表李品在推进此托管项目时始终秉持的理念。2024年7月,她主动对接陕西高校,推动“七彩课堂”社会实践项目落地白柳镇。一年来,陆续有94名大学生志愿者带着专业特长走进爱心托管班——师范学子化身“小老师”辅导课业,艺术专业特长生用歌舞点亮童心,理工学霸通过趣味实验播撒科学种子。“这些大学生不仅带来了新知识,更用青春活力感染着孩子。”李品笑着说,有次她看到课堂上孩子们围着志愿者老师追问“火箭为什么能上天”,突然意识到“这就是最好的教育”。

如今,这个由李品全程跟进、用心浇灌的“成长乐园”,已累计服务职工子女超100人,日均托管50余人次,家长满意度达98%。“看着孩子们的笑脸,听着家长们的感谢,就觉得所有辛苦都值了。”李品的话语中,藏着人大代表扎根基层、为民解忧的初心。从调研走访倾听职工诉求,到链接高校资源搭建实践平台,再到日常驻守托管班优化服务细节,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为民办实事”的深刻内涵,让志愿服务精神在基层治理中绽放光彩。(通讯员:胡亚南)


编辑:许沥心

责编:志寿

审核:姚启明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