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摞摞厚重的案卷卷宗曾堆满文件柜、办公桌、走廊甚至墙角,执行法官和书记员们埋头于卷宗纸堆,寻找、整理、归档耗费大量时间精力……这是许多法院执行局的工作常态。如今,在西安市灞桥区人民法院,这种景象正在被高效、流畅的无纸化办案新模式所取代。



一位在灞桥法院执行局工作了十多年的老法官感慨道:
“过去,案卷材料一来就是一大摞,办公室里卷宗堆得像小山一样,现在办公室再也看不到一本卷宗,办公环境整洁宽敞多了。以前找个案卷和材料可能得花上半天时间,现在好了,电脑上一点就能找到,真是太方便了!”
这场从“卷宗山”到“云端行”的变革,源于灞桥法院面对执行收案量持续攀升而推出的执行无纸化流转和电子卷宗随案生成改革。
01 设立执行无纸化档案流转中心,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
执行无纸化档案流转中心是推动执行无纸化改革的核心引擎。该中心专职负责所有执行案件纸质材料的随时接收、集中管理、标准化扫描、电子化上传、结案后及时整理装订、最终归档等工作。

执行局负责人介绍道:
“纸质材料每日流转,我们要求所有在办案件纸质材料、‘两终’案件后续形成的材料,必须做到‘当日移交、当日扫描、当日上传’并集中保管。”
执行法官和书记员不再自行保管案件所有纸质材料,真正实现了“一案一电子档一纸质档”的规范化管理。
02 结案即归档,减轻法官事务性负担
灞桥法院深刻认识到无纸化并非简单地将纸质材料扫描成电子版,而是需要重塑整个办案流程。
法院制定了严格的材料流转规范,从材料登记、交接,到扫描上传、材料命名、卷宗整理、上架存储登记都有明确的标准和规范,对缺失材料、未签字材料也会主动对接法官补齐内容。
结案后档案流转中心迅速完成电子卷宗的最终校验和纸质材料的规范装订归档工作,彻底解决了“案卷等人”“归档拖延”的积弊,实现了“当月结案、当月归档”,电子卷宗与纸质卷宗同时归档。

“这种改变对我们来说真是减负了!”一位执行法官表示,“现在我们可以更专注于案件本身,而不是繁琐的档案整理工作。”
03 技术赋能,拓展无纸化办案场景
执行无纸化办案后
灞桥法院
不断扩展电子卷宗应用场景
执行法官在办公室即可随时调阅、批注电子卷宗,撰写法律文书时可直接使用卷宗内容。
书记员发放案款、报结案件等系统操作均以电子卷宗为依据,实现了办案全程在线化、智能化。
对于外出办案的法官还可以通过特定终端实现“移动办案”,外出执行无需携带卷宗,避免了材料损毁的风险。
院、局领导及监管人员可通过电子卷宗系统,实时查阅任何案件的进展和材料完整性,进行线上监督和审批,管理效能大幅提升。
04 成效显著,多方共赢凸显改革价值
自执行无纸化档案流转中心成立以来,已收取在办案件卷宗5931件,已结案件卷宗6684件,两终案件后续材料2338件,法官全面进入无纸化办案,电子卷宗随案生成与深度应用,不仅拆掉了办案路上的“卷宗山”,更打通了执行全流程线上办理的“高速公路”。材料流转瞬间完成,卷宗调阅“秒级响应”,结案归档周期极大缩短,整体办案节奏明显加快。
群众也成为改革的受益者,案件流程更加透明,当事人能够及时了解案件进展;办案周期缩短,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能得到更快实现。
下一步,灞桥法院将以执行无纸化档案流转中心为支点,以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和深度应用为抓手,持续全面推进执行全流程无纸化办案,为提升司法效能、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
编辑| 李娟
责编| 郑黎波
审核| 姚启明